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二嫁权宦


推荐阅读: 者途何名报告老婆!我真是老实人!二婚当头女主角叫夏夕绾的小说残王爆宠,替嫁医妃杀疯了死神娇妻太难养全班穿越大秦,我继位秦始皇!开局写轮眼,我成了九叔的徒弟重生后,我被十二个哥哥宠上了天特殊情人身份,你管这叫主仆情深?都市仙尊(又名:重生之都市仙尊)百年修仙,我快死了金手指才来

其实严格意义来说,刘衡应该感谢辛永明。

刘衡此人,性子过于迂腐,才能学识,也不过尔尔。

初入吏部,还只是吏部考功司的小小书令史,九品个官阶,负责文书记录而已。

吏部主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最高官阶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为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其中最重要的部门便是掌管文官品级任免的吏部司,而其他三司则是掌管封爵、功勋以及官员考核等事宜。

这书令史有多寻常?

单是考功司这一个吏部下属职能机构里,就有三十名书令史。

刘衡入吏部那年已经三十有五,至今过去二十年,是一步一步升上来的,最高做到了吏部司的郎中之位,也不过区区从五品的官阶。

因为不懂得官场逢迎之道,才干也不出挑,因此,许多和他同期入朝的人都升迁了,唯有刘衡在考功司熬了十年,才去了吏部司。

到了吏部司,虽然算不得平步青云,但日子好过了不少。

所谓加官晋爵,加官之所以排在前面,是因为官职往往代表了更多权利,而爵位仅仅只有名分上的荣誉。

也正因此,在吏部司便多了不少发光发热的机会。

刘衡这人,虽然乖张守旧,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优点这东西,就像他的脑子一样,有,但不多。

一是勤勉、一是清廉。

无他。

还是前年因为前任吏部尚书意图行贿,踢到了辛永明这块铁板,而后经都察院对于官员的考核记录在档,因他确实没有丝毫收受贿赂的记录,彼时庆帝有心要一正官场上卖官鬻爵的不正之风,因此刘衡算是撞了大运,连升几级成了吏部尚书。

许是他自己都没想到,临老入花丛,再过几年都该告老辞官的年纪,还能用来事业第二春。

自此刘衡就日日一副恨不得早几年报效朝廷的做派。

但此人因为熬了太多年,心理失衡,又有些妒才。虽然没有害人之心,但却不是个会提拔年轻有为的后来者的宽容之人,所以官员选拔在他这里卡得很死。

但大体上,他没犯过什么错,无功无过,也不至于被罢免,仅此而已。

话说回来,若非辛永明当初粪土金银,刚正不阿,只怕这位刘大人即便熬到六十大寿过完,也不见得能坐到尚书的位置上。

今时今日他在这里多少要感谢辛永明。

可他羞于承认自己当初捡漏,沾了那一波光,因此刘衡明里暗里,很少给辛永明留面子。

刘衡自打成了吏部尚书,心态反而不如从前,虽然辛永明身为佥都御史官阶只有正四品,但他年轻有为,早早成了佥都御史的要员,而反观自己,磋磨半生,一只脚都快踏进棺材才爬到了如今的位置。

因而这位刘尚书反而加倍妒忌这些后生可畏的年轻官员。

但是,他忘了一件事:

他老了,也有了包袱,开始要脸,也开始惜命了。

但辛永明还是那块铁板。

果然,辛永明这句“共赴沙场”一出,刘衡当场不说话了,只气呼呼瞪着刘衡,好似他说了多大逆不道的话一般。

庆帝方才自打穆九倾走到自己身边后,就一直没有发话,此刻他俯首在穆九倾耳边轻声道,

“当年朕羽翼未丰,不得已看着安宁长公主远嫁和亲,今时今日,朕已经不是那个不受待见的皇子了,你放心,朕绝不会让你重蹈你母亲的覆辙。”

穆九倾闻言微微一怔,随后就见庆帝看向周围的臣子们,令众人平身。

众臣子们跪了这半天,毕竟又不是铁打的身子,血肉之躯的膝盖跪在砖石地上早已经心中叫苦连天,这会儿庆帝开口,加上方才韦太傅那一晕丢了乌纱帽,让他们意识到一直跪着也没有什么好处。

更不消说,站出辛永明之流,早已经不再跪地做出那忠臣便要死谏的姿态来。

于是众人纷纷起身。

庆帝颔首,道,

“今日天色


相关章节: 第248章 就中更有痴儿女第249章 摇尾乞怜第250章 舌战群儒第251章 自取其辱第252章 忠君爱国第254章 指桑骂槐第255章 御驾亲征第256章 时日无多第257章 单刀直入第258章 长春宫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