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为成仙当圣母 第51章 仁德天子治天下,江湖中人入朝堂

第51章 仁德天子治天下,江湖中人入朝堂


推荐阅读: 我不要做红娘啊神诵九歌神之拯救我的老公有点神她在陆爷心头纵了火袋鼠武警天使的谎言娇臣刀剑乱舞乙女向短中篇合集路遥[琉璃同人]愿(初遇夫妇第十一世)HP亲爱的怪胎小姐

文治帝登基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司徒负为殿前都尉,负责守卫皇宫,又将自己从梁国带来的近臣封为洛阳城防军,守护京师。任命自己的舅舅王绩溪为太尉,涉全国军事,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为了巩固帝位,文治帝将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进爵。一是任命陈昌为左丞相、刘博为大司马。二是对于被涂太后贬斥的赵姓王也恢复了称号和封地,其中,封长平侯赵赫为齐王、封赵赫之弟赵铭为苏北王。

同时,对于跟随高皇帝的开国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

这些措施使文治帝收获了朝臣、诸王的人心,其帝位得到巩固。

文治二年正月,即文治帝即位三个月后,根据群臣的建议,立长子赵澈为太子。并将皇帝继位半年内,预立太子定为大蜀的定制。同年三月,立太子赵澈之生母黎氏为皇后。进一步巩固自己一脉的帝位。

文治帝在梁国时,经常微服游历,深知百姓疾苦,也深谙“民为国之根本”的道理,所以在他继位后,采取“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治国方针。

文治帝首先提出,百姓所求,不过不受饥寒、居有定所而已。而解决百姓温饱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粮食产量。粮食产量提高了,收成好了,再降低税收,百姓手里的余粮便足以养活家人,有了余粮,才能刺激百姓生育,增加全国的劳动力。

所以,提高粮食产量是重中之重。

文治帝将自己在梁国时试验种植的大麦拿了出来,并向朝臣讲述其在梁国推广麦子后得到的产量,拿麦子的产出与黍米、豆子的产出做对比。

有大臣质疑麦子的口感,文治帝当场命人将麦子做出的麦饭和麦饼赐与众臣,从味觉上说服了众臣。

最后,经过一番以事实说理后,文治帝下令,在京都洛阳一带,先行试验种植这种从西域异国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待大麦收成得到验证后,再在全国进行推广。

文治帝知道自己无雄厚的政治基础,且王太后也无母族可依,有的宗室认为他是“摘桃派”,凭着一干老臣的支持白白捡了个帝位,所以在朝堂上他采用以德服人的政策。

首先,天子要立威,必定形成上行下效的风气。周朝后期,诸侯国之间纷争不断,秦朝又短寿而亡,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已成常态。文治帝想要扭转这样的局面,在百官面前树立威望,那就要实行道家的“清静无为”“躬修节俭”的思想。

文治帝赵诚将这一点做到极致。在王太后的影响下,文治帝本就是厉行节俭的人,就算当了皇帝,他的车骑、服饰、吃食都是一应从俭;他的后宫嫔妃也如是。

文治帝还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就连每个皇帝继位起就开始大肆修建的陵墓,文治帝都命令匠人一切从简,并早早立下遗诏,自己故去后,只停灵七日,以减少人力财力的消耗。

这样的举措下来,文治帝在全国都树立了“躬修节俭”的榜样,获得百姓的一致赞誉。

其次,文治帝赵诚树立“以孝治天下”的形象。自古“忠”、“孝”是治国的两大利器,不孝之人何谈忠君爱国?

文治帝以身释孝,每日晨起,必先到王太后宫中请安,服侍太后用早膳后,再去上朝。太后有事,立刻起身前往,这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孝”之大义。百官无不感动,认为文治帝确为仁孝的好皇帝。

就这样,文治帝赵诚用不到一年的时间,以德服人,收获了众臣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这样的好皇帝效忠。

文治二年秋,第一批在洛阳一带种植的大麦收成了,经对比,其产量为黍米的三倍,为豆子的五倍,且麦饭能给人更多的饱腹感,是非常适合推广的农作物。

因此,当年秋,冬麦便在大蜀的北方推广开来。次年春,春麦又逐渐在南方开始种植。

文治三年秋,全国各地喜获丰收,老百姓对这种更高产、更能填饱肚子的农作物完全接受,纷纷朝着京都洛阳方向跪拜,叩谢文治帝给


相关章节: 第46章 太后狠辣震天下,略施小计得自由第47章 昔日姐妹忽翻脸,暗箱操作保贵子第48章 为保命娶涂氏女,赵氏子孙遭屠戮第49章 忠犬咬主必有因,赵氏复辟涂族灭第50章 老臣算计迎新帝,高人相助吓对手第52章 都尉求情救故交,初次见面生疑窦第53章 夫妻再见是仇人,刨开美好现残酷第54章 心上人含恨离世,陵寝相对再续缘第55章 修真者VS妖王第56章 修仙者VS妖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