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唐残 第123章 各般心思3

第123章 各般心思3


推荐阅读: 逆转笑傲之我是田伯光大顺第一谋士江户旅人启明大唐祖孙三代都是皇帝我在三国做昏君全职高手之寰宇时代穿越火线之幽灵狂袭率土之英雄众横解谜与双马尾中路代练不送包赢我在古代打副本

而为的小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周淮安接下来行事的心情和决定。

反正只是随性而下的一手闲棋和障眼法,如果失败了了或是看走眼了,也不过是损失义军根本用不上的一条海船和些许物资而已;可要是能够偶然成功了,也就得到一个对外获取消息和资源的渠道来源了。

既然初步解决了沿海的问题,接下来他并没有急着归还潮阳;而计算了余下的粮草存量之后,以追缴和清理官军的残余,以及各种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的地方势力,继续沿着海岸再度的扫荡一大片区域,作为某种意义上的练兵和哨粮。

别看潮州/潮阳郡只有三个县,但是因为靠近海边而玉闽地往来密切的缘故,各种县下的土寨市镇乡社村邑数量,加起来却是比循州还要多得多呢。其中一些是友军之前错过或是忽略的漏网之鱼,就乘次机会一起收拾干净了。

有些地方已经被义军清理过一次了,路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之前所取得的成果,或是留下的后遗症了。在失去了盘踞在这些村寨、市镇里,豪强大族和胥吏差役为首的上层之后;相应的变化也是两极分化的趋势。

要么是很快就此人口离散逃亡而呈现颓败荒废下来的势头;要么就是当地一些殷实人家出面牵头,给重新恢复了秩序和日常,乃至焕发出另一种全新的活力和态势来;

毕竟,义军虽然抄走了所有值钱的食物和可以利用的物资,但是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收买人心的粮食和缴获的武器,用来聊以自卫和自保。而且那些被抄了家灭了族的大户豪强们,所拥有的土地田产和房舍物业什么的,义军也是完全带不走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么是在内部持续搅扰不清的情况下,就此无以为继的一拍两散,而各奔前程去以避祸;要么就是有人主动站出来填补上这些上层所留下的空白,乃至瓜分了那些旧上层的遗产,而成为有所威望和号召力的新领头人。

而作为义军行事之下直接或是间接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对于义军的态度和立场,基本也是介于相对中立和比较亲近之间的程度,而在义军路过时主动跑出来交涉和探询情况。

由此主动抗拒和翻脸不认人的倒是一个都没有,毕竟是身体力行的亲眼见证过周淮安及其麾下的义军利害,想要相安无事、乃至谋取好处的才是主要的大流。

虽然,这个结果以后世的标准来看,未免有些煮成夹生饭的意外,但是再怎么不伦不类的夹生饭,也总不会比他们之前一成不变死水一般的苦难生活,还要更加难过得多。

也许这些村寨市镇的新领头人,在将来会因为土地和财产的兼并,重新成为新的豪族和大户,乃至与官府重新联手和对接起来,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新帮凶和爪牙。

但是在目前到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被剥削和压迫的大多数最底层群体,多少能够松开勒在脖子上的沉重枷锁而稍稍喘上一口气,也不用担心卖儿卖女家破人亡的后果了。

这个时代的广大老百姓害怕改变,抵制改变的愚昧性根源,还是在于小农经济靠天吃饭的天生脆弱性,让他们实在没有多少可以承受改变后风险和意外的勇气和信心。

但是一旦无可奈何的接受了现实和无可挽回的改变,那也会像是最顽强的野草一般,努力的去适应和习惯新的变化,以便让自己能够继续生存和延续下来;所以,义军带来的这些结果对他们是好是坏,还真的不太好说,而只能留待将来时间的慢慢验证了。

时有潮阳志称“岭南贼陷,有妖僧渊玄附起,以妖异善惑小民,聚事掠地,稍加布施,饥者皆从。凡大户豪族、缙绅富室皆不能免自数十载不复归治。。”

“为什么一个不知来历的假和尚,能就此够撬动一整个王朝兴衰蜕变,”

“为什么一个不起眼小人物,shc会窃据了王仙芝、黄巢农民战争的最终果实;”

“为什么还有人能够打破,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出身和背景的传统惯性。”

“由


相关章节: 第113章 仇寇3第113章 船贡第120章 贡船(下第121章 各般心思第122章 各般心思2第124章 归还第125章 归还2第126章 归还3第127章 回想第128章 回想二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