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水浒之柴进为王 第十一章:小村子

第十一章:小村子


推荐阅读: 抗战90后士兵突击成最强穿越成皇储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烽暴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五代十国开局逃婚三千里快穿之我只想死我在三国天天造反我的明朝好兄弟民国大画家勇士王朝

燕云多山,但是从固安到永清却一马平川。
王禀也不敢太靠近固安,寻觅了良久以后,终于决定在一处树林中设伏。
计划很简单,也很粗暴。等梁山经过的时候,官军军马从左右树林中杀出,再派人在树林中摇旗呐喊,做出来一副有千军万马的样子。等梁山军马被埋伏的官军击散后,官军主力才会杀出来,争取一举将梁山军马击溃。
若是成功,梁山在燕云就只剩下不到两万军马,还要分散防守居庸关、山海关等处,朝廷大可以派人包围住永清,纵兵进燕京,一战可定。
这可是大战的首功,纵使王禀出身名门,也心中有些激动。
王禀出身琅琊王氏,他是唐朝名相王抟的七世孙、东晋丞相王导二十七世孙,家世显贵,祖上光是宰相就不下三四十人,更不用提各级官员。
值得一提的是,后世国学大师王国维便是王禀的后人。
按耐住心中的激动,王禀开始指挥士兵布防,道路两侧的树林中可以各自容纳兵马五千,自己的主力则得藏匿在附近,既不能太显眼,也不能太远。
布置完毕后,王禀留下王荀,自己则带着三五十人开始往四处寻找可用的地方,这是他数次大战中领悟到的诀窍。
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说来也巧,距离此地不到一里的地方,就有一个小村子。从外面看约有一两百户,七八百人口的样子。
这是个好地方,官军主力完全可以藏在此地,
王禀想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带着这三十来人就入村的想法。柴进颇有曜民之术,倘若村中百姓将自己等人绑起来,献给柴进,那才是乐子大了。
先命人去通知主力过来,王禀则亲自带着人,准备围着村子打量了一圈。谁料想,刚走了数步,前面树林里转过来一个砍柴的樵夫。
王禀心中一急,若是走漏了消息,那么朝廷这三万主力便有全军覆没之虞!顾不上让亲兵出手,王禀三步并作两步,亲自上前直接摁住了樵夫。
樵夫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王禀摁倒在地上,努力挣扎着,道:“军爷,军爷,我是好人,我是好人。”
王禀嘿嘿一笑,接过来亲兵递过来的绳子,一边将樵夫反绑住手脚,一边道:“你是什么人?从哪来的?”
樵夫道:“小人,小人是前面张家庄的。”
王禀手上极快,说话间已经将樵夫绑住了手脚,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对着樵夫道:“张家庄?庄子上有多少人?可有兵马?”
樵夫眼中流露出一丝绝望,毅然决然的摇了摇头,道:“小人,不知道!”
王禀捏着他的嘴,摁在树干上,道:“不知道?你是这个村子的人,你会不知道?”
那樵夫怎么舍得告诉他,樵夫一家老小都在村子里面,倘若告诉了王禀,一村上下七八百口遭了毒手,樵夫就成了罪人!更不用提自己的家眷,刚出生的小儿子,乖巧懂事的大女儿,贤惠寡言的娘子,哪个樵夫都不舍得。
事到临头,樵夫反而硬气了起来,咧着嘴道:“你是宋军吧?”
王禀笑了笑,道:“你倒是聪明,竟然能猜出来我们的身份,既然如此,更不能放你走了。”
“这就是宋朝官军么?莫说梁山军马,你们连辽国人都比不上!”樵夫挣扎着动了动,让自己换了个舒适的姿势,又道:“梁山军马给我们分田分地,以前我们日思夜盼的朝廷,却要屠戮我等汉民,真是笑话。”
王禀被他说的脸一阵青一阵红的,看不出来此人是个樵夫,口舌倒是极其锋利。
王禀叹了口气,将他放了下来,道:“我们不想屠戮百姓,只是我军的消息不能传出去,这个村子一定要拿下来。你且放心,军中若是有欺辱百姓的,尽管来找我。”
樵夫依旧冷言冷语,道:“我会信你?”
王禀见此人如此牙尖嘴利,不由得啧啧称奇道:“你不过是个樵夫,怎么口舌这般锋利?莫不是梁山的探子?”
那樵夫哈


相关章节: 第六章:守永清第七章:箭法第八章:谨受教第九章:设伏第十章:医护第十二章:只管吩咐第十三章:拿命换的机会第十四章:奇袭张家庄第十五章:撤退第十六章:长脸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