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快穿系统之重生 第677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3

第677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3


推荐阅读: 神级美食复制商空间农女:田园娇宠虎神.殿总裁爹地太专情大佬看上的女人不好惹从香江开始穿越八零带仓库当首富沙海之后来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请大老婆上身被白富美包养后我火了拔剑就是真理

李阁老现在已经不敢再提收文祯郡主为徒的话题了,倒也不是怕将来一些反对派把黑锅让他来背,而是觉得以那丫头的见识,自己好像也没什么能传授的。

池金鳞的策论与这两人阐述的角度又不相同,他是从修桥、铺路、改河道……等一些手段造福国家的建议出发。

交通发达会促进很多产业,例如物流,买卖货物……减少成本,缩短时间。

修改河道利于灌溉,防治洪灾。

种田原本是老天爷赏饭吃,若是有河道的便利,那么雨水不充分的年景,也未必没有好收成。

提倡创办学校,含有木工、瓦工、数算、纺织、厨师……把技术工人发扬下去,让所有人有工作,有钱赚,有饭吃。

驻边军队,无战事时,可开荒种地,既锻炼身体,还可以自给自足。

……

户部尚书不在,可是户部侍郎在啊!

除了军队士兵的观点以外,基本上条条框框都跟他的这个部门息息相关。

张庭轩把这几人的策论读了又读,看了又看,仿佛被洗脑了一般,怎么解读都觉得十分有道理,就在这三人的考卷上直接评优,画了个大大的圆圈,其他人看张侍郎已经表态,他们也没再犹豫,同样画了个圈圈。

在张庭轩看来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这是每位臣子最根本的品质,无论说的对与错,但前提是你要说。

皇帝采纳与否,不应该是你操心的问题,而倾尽自己所能,替君分忧才是你该做的事儿。

而这几个孩子正是做到了这点,他没有理由不给评优。

再看其他考生无不是歌功颂德,君主是在问你建议,而你在歌功颂德的前提下,是不是能把自己的观点阐述清楚呢?反正张侍郎是没有看出来的。

再有一些策论,言辞惧傲,十分不接地气,夸夸其谈,一看就是一些世家公子的文作,粗俗的说,写这么一堆废话有个屁用,这些人在他看来,就待在翰林院修书挺好的,可别放出来坑害百姓了。

其实张世勋之所以有这个观点,是因为他是底层出身,见过社会上的市井小民,农户村社,这些百姓们都是过着怎样的生活。

百姓们在大灾大难,疾病困苦中如何挣扎求存,灾害之年甚至易子而食不在少数。

而礼部尚书非常不想给优,但看众多同僚都看着自己,他也很无奈。

礼部尚书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的读书人,重礼教,讲规矩,分阶级。

而在文祯郡主的策论里也描述了有关礼教的问题,而言辞特别狠辣。

孝顺与道德,父母坑害子女,子女要不要顺从而死,当然璇玑没有直接说古代重孝对于否,而是间接采用了为提高人口数量的观点来阐述问题。

如果坑害坑杀子女,不能得到应有的对待,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对的决定,那么就无法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结局依然是对国家的政策产生不利的效果。

当然文祯郡主除了这一观点,还有一些其他的关于礼数问题,建议减少冗余的流程,禁止铺张浪费等等,反正都是礼部尚书不能接受的观点。

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皇帝陛下高度重视这位文祯郡主,眼前又有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他看,他敢打叉吗?肯定是圈啊。

可能是由于这三篇策论的影响,在场的阅卷考官评出来的前十名,基本上内容都是相对务实的策论,与往年来的风花雪月实在相差太多。

李阁老看过这十篇策论后也暗暗点头,看来年轻人的时代要来了。

经历了两日两夜,四百份考卷算是评阅完毕,经过多方讨论,最终评定十份考卷,直接呈到了皇帝的案几上。

第三日,这十名贡士被传召入宫。

“宣,命殿试前十贡士,璇玑、李世勋、池金鳞、王珣、安卓......于聚贤殿觐见。”

内侍唱罢,璇玑等人鱼贯而入。

所有人跪拜行礼,高呼万岁,只有璇玑一人立于殿前,显得十分扎眼。

其他贡士有惶恐的,也有


相关章节: 第672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58第673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59第674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0第675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1第676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2第678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4第679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5第680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6第681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7第682章保护皇帝这个工具人68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