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 第七百六十六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七百六十六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推荐阅读: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日常系血族江山无策群星归位,开局签到死灵之书六零之纪录片对照组科学抽卡,法力无边空里流霜名剑英雄传猎魔我是专业的风水大相士道槃一语破天机

“我们的确约好了,伯阳现在是陷阵军统帅,不是专门的说书人,你们要听精彩的故事,让高伯伯给你们讲,他的战斗经验才叫丰富。”蓝田微微摇头。
高顺听得满脸尴尬,“我口才不如先生与伯阳,可不会讲什么故事...”
蓝田笑道:“不会讲故事无所谓,偶尔分享战争心得,我想这群孩子一样爱听,也可以让鲁铁他们来讲,虎贲武堂的教习可不少。”
“有道理。”高顺点点头。
蓝田跟着站起身,招呼众人说道:“伯阳想看那占城稻,要不要都一起?”
“左右无事,去吧。”高顺望着蓝霁发出邀请。
蓝霁本想回少年营,但看见高顺那灼热的眼神,没有办法拒绝这未来监院。
一行人策马扬鞭,直奔广州北门外的试验田。
蓝辕打马左顾右盼,没有看见心中绿油油的禾苗,只看见农夫打扮的农研员,正在赶牛用曲辕犁翻地,有人配合着把种好的绿肥埋在泥下,试验田旁边的荒地上,堆着一束束枯黄稻草。
“啊这...占城稻收割了?”蓝辕见状大吃一惊,他记得两个月前在会安港,绿油油的禾苗只有几寸高矮,还是他亲自监督装船,不由感叹生长速度太快。
蓝田点头肯定:“占城稻生长周期只有五六十天,你们在路上就走了近两个月,现在完成收割合情合理,要不是因为运输移植的原故,这几百株会更快挂穗成熟,有了这神奇的作物,能有效解决百姓生计。”
“瘪谷、空壳的多吗?产量比原来的水稻如何?”蓝辕追问。
“目前来看占的比重很大,产量也较原来的稻谷差一些,但这只是第一次移植栽种,并没有经过选种选育,种几季后就会有大改变。”蓝田点头分析。
“既然不如咱们的稻种,父亲为何要卖力培育?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蓝霁对农作物涉猎不多,根本不了解占城稻的神奇。
“仲陵,五六十天呢。”蓝辕提醒。
“那又怎么样?”蓝霁还是一脸懵。
蓝田笑着解释:“在交州这样阳光充足的地方,占城稻一年可以收获三季,如果在荆南等地也可收获两季,占城稻从栽种到采收仅用不到六十天,你算算一年三季用多少时间?”
蓝霁点点头:“算起来是一百八十天,不说占城稻产量不高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半年时间种完三季稻,节约下来的时间百姓可以休息,也可以种点辅粮、蔬菜,现在北方的单季稻需要五个月,南方的双季稻每季要接近四个月,时间优势可以弥补很多差距,而且这稻种耐旱不择土,土地没有其他作物要求那么高,这是它第二大优势。”蓝田继续解释。
“难怪水田和旱田都在耕作,先生此举真是造福百姓啊。”高顺忍不住感叹。
蓝田轻轻摇头,“伯平不要这样说,这稻种是你和伯阳带回来的,它的意义比收复日南还要强,不过还要经过多次培育,才能把种子推广出去。”
“将来百姓只要肯干,就都不会挨饿了?”蓝霁继续追问。
蓝田不置可否,满脸严肃地回答:“百姓将来是否挨饿,除了跟他们是不是勤劳有关,还与自然灾害是否频发,各地衙门对粮食储备得怎样,朝中当权者能否善待百姓,地主豪强是否兼并土地等等,这一切都有莫大的关系,再神奇的粮种都没法一劳永逸。”
蓝辕肯定地附和:“好像除了天灾,主要取决于人祸,大王本就爱民如子,将来他得了天下,必会善待百姓的,所以父亲不用忧虑...”
蓝田听完直摇头:“汉朝疆域如此广大,大王将来即便登基称帝,也没办法顾及每个县乡,想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需要每个地方官员共同努力,所以国富民强不但需要明君,也需要上下各级贤臣辅佐,你们将来必须要做贤臣,别忘了供养咱们的粮食,都是农民用锄头刨出来的。”
“孩儿省得了。”蓝辕、蓝霁齐声回答。
众人参观完试验田,便打马回城去用午饭。
回城路上,蓝霁与蓝辕在前方引路,两兄弟此时又交流起习武心得。


相关章节: 第七百六十一章 更强的话是多强第七百六十二章 驱虎吞狼士威彦第七百六十三章 始作俑者蒋公琰第七百六十四章 钢铁直男蓝仲陵第七百六十五章 蓝田的独特礼物第七百六十七章 江东乱成一锅粥第七百六十八章 我对钱不感兴趣第七百六十九章 成都的意外来人第七百七十章 此间乐不思蜀也第七百七十一章 这法子真是妙啊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