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阿根廷帝国崛起 第135章 小目标:世界船王

第135章 小目标:世界船王


推荐阅读: 混在超炮里的日子斗破之我有武道作弊器长生十万年神医娘亲她是团宠大佬妻主大人是道祖[女尊]开局就是元神老怪我真不是乱选的无上灵主从头创建帝国朕的狐妃乖又乖陆总,夫人又传您八卦了重生之将女为帝


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及联邦德国是团结的对象,法国是可以适当合作的对象,至于英国,是五常副本,但在产生巨大冲突前,可以做做塑料友谊。
目前全球造船厂迎来二战后的最大寒冬,美国人继续不停的出售各种二手三手船只,但很少有人喜欢这种质量一般的自由轮,甚至很多前期生产自由轮已经到了设计使用寿命,变成了废铁。
圣赫塞需要更多的更高吨位货船,用于运输进口各种原材料,还有出口国内的货物,这样至少需要总计一百万吨以上的船舶吨位数量。
这是一个庞大的船队发展计划,现在也没有什么世界船王,
不少人通过出售美国军用物资,逐渐建立起庞大的势力。
……
德国被肢解以后,连东普鲁士这个“龙兴之地”都木有了,割让给波兰和苏联人。
德国现在连轻武器都不允许生产,但德国中基层的工人还有工程师有很多的人,他们应该在主人房里发光发热。
现在有很多人在赌全球经济能继续发展,并超过二战的顶级规模,香江的两大船王就是,大部分资本对未来是比较悲观的,他们认为战争很快来临,苏联人也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做准备,整个国家绑定在战车上。
目前造船业世界第一的仍然是美国,但他们面临着二战后的巨大危机,产能过剩,还有来自他的小弟的剧烈竞争。
美国在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5000多艘“自由轮”及其改进型16000吨排水量的“胜利轮”,足以看出此时美国制造业的可怕,他们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轮船,
而自由轮的制造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美国现代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强大和优越性,因为高超的流水线制造流程,自由轮实在是造的太快了,无数载重量1万多吨的自由轮,压垮了德三和日本。
比如1942年10月,俄勒冈船厂的“梯尔号”在铺设龙骨后10天便下水了。
自由轮建造迅速,价格便宜,让它成为二战中美国工业的一种象征。
这就是美国人强悍的制造业,只不过现在世界不太需要这么多轮船,到处批发大甩卖,圣赫塞的普拉里国际船队的船基本上都是载重16000吨的胜利轮,他们更加可靠,价格也很实惠,但一艘胜利轮的价格也是以五十万美金起步的,这是加上各种运作后的资金。
胜利轮是自由轮的改进版,原来计划生产615艘,结果只生产了534艘战争就已经胜利了,于是也就不生产了,美国造船业,恐怖如斯。
普拉里国际也准备批发一堆胜利轮,扩充自己的船队,目前普拉里国际的吨位已经有11艘轮船,总吨位17万吨,而后世的船王,基本都是几百万吨,上千万吨的规模,任重而道远。
胜利轮的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自由轮只有5年,圣赫塞打算再搞几艘,最好能拿到生产技术。
1946年,美国成立了一个“战争财产管理机构”,负责人是托约翰少将,可全权处理这批价值几百亿美元的剩余物资,无需请示汇报。
他每天过手的军用剩余物资大约价值3600万美元,每个月将近有10亿美元的各种货物被他从清单上用红笔画掉。
光在美国国内推销还不能完全消化这些高级破烂,于是买卖做到全世界。
巴西好歹买了一条海军用来编结绳子的生产线,挪威和荷兰当然是旧船的理想买主,意大利最关心的是军鞋生产线,而捷克斯洛伐克只要便宜什么都可以来一点儿,但没有现钱,而正为填饱肚皮着急上火的南洋国家关心的则是美国的剩余面粉和奶粉。
1948年的时候莱托约翰手底下积累了5万人,他们个个都是推销能手。
圣赫塞的一些建设物资就是通过这个mma机构走私的,但往往因为上不了台面加上美国人也有不少坑货,所以圣赫塞也被坑了几次!他现在。
管理处到现在,剩下的都是一些比较难处理的物资,比如军用坦克,还有海量的船只很少人购买,
……
因为后世的一些记忆,圣赫塞对于造船和船队发展充满了希望和信心,造几条渔船肯定无


相关章节: 第130章 巴西政坛和北部大开发(加更)第131章 大丰收和我们的印钞机第132章 进军玻利维亚矿业第133章 阿根廷大学生足球杯第134章 阿根廷渔船和民用造船厂第136章 让巴西拒绝美国驻军第137章 布局后杜鲁门时代第138章 扶持玛利亚市新市长第139章 阿根廷,请别为我哭泣第140章 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