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幻世天策 第二百六十六章 刀下留人

第二百六十六章 刀下留人


推荐阅读: 软萌宿主被病娇大佬捡走了五胡明月无上神途五行自然道桃源小农民旺家小农女带着空间重生了不科学御兽荒村小福宝:我的小嘴虽然漏奶但是开过光剑荡燕云撩红他的小耳朵帝神通鉴逍遥剑之剑灵

在很久以前,有人曾经说过:“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诚然,顾霄清如今只是焱朝太子,虽然一国储君地位亦是远过常人,但总也不曾到一怒之下便能够‘伏尸百万,血流千里’的地步。况他此时心中认为木已成舟,纵然自己的行为遭至如魏元昌等人的不满,他们却也终究不能再行补救。
一念及此,怒火少消,不过他此时心中被魏元昌方才之言说得心里大动无名,自然不会将其轻轻放过。
随即咬牙笑道:“魏先生方才说我不以手足为重,不以君父为重,不以社稷为重,言辞之间颇为轻慢。但我如今总算还是国之储君,当朝太子,你身为焱朝臣民,又是太子府属官之一,敢问先生,如此对待自己主上,以臣忤君,难道便是守人臣之节、遵人臣之道么?”
魏元昌闻听太子现下之言,面上竟是毫无惧色,反而应声道:“殿下既知自己已是国家储君,却又何必一意与秦王等人争衡,非要与之强分高下,以至于不惜前方万千将士生命,边境数十万百姓之存亡?
“敢问殿下,既然为君者不能秉正而行,臣子自然应当有劝谏批驳之举,若不如此,又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忠臣,将来又如何能协助为君者治理天下呢?”
这话说的其实并无错处,配上现下魏元昌的一脸正气,也算得上是颇有声势,只是他自己却忘记了,现下正在自己眼前的,并不是那个时常从谏如流的顾秉业,而是太子顾霄清。
兵家有云: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魏元昌虽然并非是一员武将,但是他心中自然也知道,身为文臣,若是自己说的话招致上位者的反感,那么纵然并非身处两军疆场,有时也免不得一场杀身之祸。
只是在魏元昌自己看来,性命自然重要,但这个世间却尚有比性命更加重要的东西,譬如公理、譬如是非、譬如真意。
他当然也明白,有些时候,为了维护那些看起来虚无缥缈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有些人当真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可是魏元昌不怕因此而丧生,二目灼灼的他,此时眼睛瞬也不瞬地望着太子顾霄霆,心中却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那个自己。
当初的魏元昌只是前朝的一个普通士子,进京赶考途中,遇上了当时尚在军中为将的顾秉业,二人攀谈之下,顾秉业觉得其人身负大才,不可错过,便主动出言邀请他留在军中。
魏元昌曾经问过顾秉业:凡为治人者,必然不愿为他人所制衡,可若是无人能制,一旦治人者自己出现失误和错误,又当如何?
顾秉业那时笑道:“人生如登山,绝顶不胜寒,一旦身居高位,便更需要有个人能够时常提点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魏先生若想做这个人,那可再好不过啦!”
有些时候,人生就是如此奇妙,有些人为了一句在旁人耳中听来甚为普通的话语,便会为之赴汤滔火,也会为之孜孜兀兀。
魏元昌想起自己这些年来屡屡向顾秉业出言进谏之时,即便最终自己的主张未被采纳,那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理可言,从来不曾有过先无理而后无礼的情况发生。
想不到当初的顾将军,如今的焱朝皇帝陛下都不曾对自己做出来的事情,现下他的儿子却做了出来,心中往事飞驰,不由得在心底感叹了一句:谁说虎父无犬子,岂有龙种不为虫?
不过魏元昌目下心中所想,顾霄清自然不能详查,在这位太子眼中看来,魏元昌如今的行为,便是对自己这个国家储君的冒犯,更有甚者,这是在为秦王**张目!
心中既做此想,顾霄清更不会对魏元昌客气,反而张口喝骂道:“姓魏的腐儒,老匹夫!谅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瞧过几眼古书,也敢在本太子面前卖弄?方才张嘴是‘道’,闭嘴是‘正’,我能容你到此时,已然是格外开恩,好生相待了!”
说到此处,心中又想起秦王既已将败,余下的诸皇子之中,无论是号称‘天下文华得其半’的顾霄颖,还是年纪尚小的顾霄宁,都不足以成为自己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假思索第二百六十二章 演武事宜第二百六十三章 有匪自生第二百六十四章 明暗之间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颜直谏第二百六十七章 筹算落空二百六十八章 君臣离心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啻霄壤第二百七十章 战云初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佳人有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