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幻世天策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啻霄壤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不啻霄壤


推荐阅读: 软萌宿主被病娇大佬捡走了五胡明月无上神途五行自然道桃源小农民旺家小农女带着空间重生了不科学御兽荒村小福宝:我的小嘴虽然漏奶但是开过光剑荡燕云撩红他的小耳朵帝神通鉴逍遥剑之剑灵

在李景武送别魏元昌的同时,身在青麟宫中的焱朝太子顾霄清心中仍未能摆脱适才传来的消息带给自己的震撼,而在震撼之余,他的心中又总有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恐惧。
据他自己想来,对秦王顾霄霆已是足够重视,但此前无论是事先与北戎通风报信,泄露秦王北上奇袭的消息,还是今番派遣陈子云前去催逼秦王主动进军,非但并未使得顾霄霆遭逢败绩,反而让其有了更多扬名立万的契机。
顾霄清素日自视颇高,虽然在人前与诸位兄弟相交之时,总是不免装出一副仁厚兄长、良善储君的样子来,可在私底下却从来不甚看得起几位同胞手足,总觉得他们不如自己。
譬如素来号称‘天下文华得其半’的顾霄颖,在太子看来,不过便是一位只知晓酸文假醋、卖弄风雅的清高士子而已。他的《白驹颂》、《雒川赋》等作品虽然被评价颇高,但却总不过只是笔墨功夫,于治国齐家无用。
但是经过这前后诸事,顾霄清却蓦然发觉,原来这个当初被自己以为只要略施小计便能轻松让其吃瘪的二弟,竟是在不知不觉之间,便已经当真有了撼动自己地位的实力。
难道他的背后真的蕴藏着连自己也不能及的巨大能量,当真比自己强出数筹么?还是说,自己向日只以为是籍父之名,其实并不能大用的叶珏在其中起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作用?
这还是顾霄清除了自己的父皇之外,第一次对一个同辈中人产生出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突如其来,却又着实莫可名状,但终归是让顾霄清心中生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波澜。
按这位焱朝太子最初的想法,假若秦王当真能够在这次主动出击的战事中得占上风,自己便应当再行进宫请旨,就说兄弟在外,兵凶战危,自己着实放心不下,因此要请父皇亲自下旨,将其调回帝都,明面上堪称兄友弟恭的典范,但实际上却没安着什么好心。
只不过自己的计划已经接连两番受挫,纵然如今再去宫中请旨,焉知道便能当真将秦王等人调军回南?
即令确能将彼等召回,自己又能采取何种方式去对他们进行打击与压制,而自己所想出来的法子,便能当真有用么?
现下在青麟宫正厅之中来回踱步的焱朝太子顾霄清,竟是在不知不觉之间,陷入了对自己的怀疑之中,他甚至会偶尔在一瞬间想起,是不是自己此前所做的事情,真如适才魏元昌所说的那样,真的全然错了?
与此时心怀重重疑虑的顾霄清不同,身在皇宫之中,端坐龙椅之上的焱朝皇帝顾秉业的心情与之相比,则堪称不啻霄壤。
只因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的创立者而言,发现和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实在是重中之重,甚至比之自己的生老病死,更加值得看重。
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也没有任何一朵花能够常开不败,正如焱朝民间谚语所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但若是能够得到一个优秀的传承者,则不难保证国家与政权的稳定与繁荣。
在顾秉业的心中,目下尚身在北疆的那位秦王顾霄霆,如今看来,便有着成为这个人选的足够潜力。
然而自古以来,对于传承者的选择,向来便有三种不同的方向:
一者为立长,不论如何,皇帝的长子都会被选为继任者,有道是‘国赖长君’,便是这种选择的最佳写照。
二者为立贤,意即不分长幼,只在自己的数个子嗣之中选择最有能力的一个,确立为继承者,毕竟一个有能力的君主,要比庸碌无为者更能对政权做出大的贡献。
三者为立爱,那便是只凭现任政权掌控者的个人喜好而定传承之人,至于自己所喜之人是否当真能够承担得起这一份重担,则未必便在所虑之内了。
现下在顾秉业的想法之中,未必没有撤换掉长子顾霄清而立二子顾霄霆的意思,但兹事体大,一个政权的传承者不能轻易选定,也不能轻易废除,否则对天下非但并无好处,反而可能会让政权陷入不断的内耗之中,逐渐丧失掉元气。
顾秉业虽然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四章 明暗之间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颜直谏第二百六十六章 刀下留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筹算落空二百六十八章 君臣离心第二百七十章 战云初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佳人有意第二百七十二章 新军怒火第二百七十三章 令行禁止第二百七十四章 青出于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