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四合院:芯生年代 第116章 曙光二号

第116章 曙光二号


推荐阅读: 真千金成了残疾大佬心尖宠重生东京,开错外挂农家福妻忙种田妙手小野医霍太太你马甲又掉了让你当昏君,你统一世界?开局捡到传国玉玺四合院:我是杜守义文明求知者学霸:大国科技四合院:我有破碎空间封神鉴榜人

目前的技术做不到太大的存储空间,不过也还是有进步的空间的。比如双面存储,比如扩展扇区的存储单元,再比如增加磁道的数量。
在后世经典的3.5寸磁盘上,人们做到了1.4mb的存储容量。不过那个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现在赵烨只是在目前能达到的精度上,做到了32kb。假如读写器能搞出来双磁头来,那就能再翻一番,变成64kb。
小当然是略显小了点儿,可是相比于现在柜子那么大的硬盘来讲,这个小东西还是很方便的。
软盘读写器或者说是存取器正式开始了制作工艺的研究设计。这个对于目前的沈机,微电,联合厂来讲,难度有,但不大。他们目前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这个东西做的足够小。
因为他们的设备小了,软盘才能实现小的可能。最后,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试验,赵烨和这里的研究员,把软盘的尺寸定在了10厘米。也就是说比之后世的3.5英寸大了一点点。
软盘的尺寸确定了,赵烨也就开始联系718厂那边。生产设备不是问题,赵烨在软盘项目组展开研究的时候,他已经提前弄出了生产软盘的设备了。这对于此时能够生产自动化光刻机的联合厂来讲,真心不是太困难的事情。无非是简化一下设备,把硅晶圆换成塑料片,调整一下灯光的强度和透镜。
这个技术的难点是材料,好在这对于赵烨是最简单的问题。
尺寸最终定了下来,设备也就按照这个尺寸进行调整和固定。最后试生产一下进行检测。
718虽然是军工单位,可是赵烨他们这个联合厂也算半个军工单位了。再者两家单位毕竟已经配合过多次了,这才还是对于曙光一号的改进工作,所以718厂的领导觉得这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事实也是如此,他们的报告打上去,当天就得到了上级的批准。首台设备当天夜里就送到了718厂了。
至于软盘外壳的生产,那对于718来讲,不是个大问题,几天时间,就拿出了方案,跟赵烨确认过后,随即就开始生产了。
至于软盘读写器,则是在沈机的人在联合厂的试验车间里搞出来的。因为不是大批量的生产,所以也就没有搞专门的生产设备,只用这里的通用机床,加工了一批。当然了,很多精细的零部件也是赵烨带着技工手搓出来的。
如果将来要批量制造,那到时候就需要让沈机总厂配合研发专门的加工设备了。
忙忙碌碌中,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又是年关将近,赵烨领着大家再次组装起了新的微型计算机。这一次的曙光一号改进的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大家一致决定,给新弄出来的这个机型取名为曙光二号。
现在的曙光二号更加的接近赵烨理想中的计算机了。他有两种显示器可以选择,一个是原来曙光一号的那种点阵式液晶显示器,只不过比第一代大了一些,不过也大的有限。这个技术真心是不那么容易的。二一个选择就是用电视机代替,曙光二号给加装了信号转换器,机箱上也留出了专门的插头接口。
此外还有硬盘接口,互联接口,软盘读写器。距离赵烨印象中的电脑,差距越来越小了。这个差距主要存在于处理器的性能上。对于外接设备的理念是,两者几乎快要“达成一致”了。
这一次,在实验室里,一共搭建起来六台曙光二号,这是为了测试一下多机互联的功能。慈教授他们特意找来计算量非常的大的数据进行试验,以一台做主机,负责计算任务的分解和整合,另外五台计算机在主机的命令下,分别进行运算。计算的数据随时实地的通过主机进行互联,实现了多处理器多机的并行运算。
测试进行的第一天结束,喜报就被上报到了有关部门。没等测试工作全部做完,上级的生产任务就下发到了厂里了。
联合厂这边再次投入到了新机型的生产中去了。这次的生产同样是多厂协作,就连任务很重的曙光厂都接到了相应的生产任务。
为啥,因为所有的自动化光刻设备都在他们那里啊。
处理器是不能让他们来搞的,但


相关章节: 第111章 挖好的坑第112章 专利问题第113章 保星公司第114章 时不我待第115章 曙光一号的更新换代第117章 你们想搞互联网?第118章 再战“邱小姐”第119章 东风试验基地第120章 东风也需要计算机第122章 弹载计算机小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