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生命的觉醒 第12章 觉悟的生命是什么

第12章 觉悟的生命是什么


推荐阅读: 与超兽对抗的时代我有一个鬼怪公寓矿奴汉末之大明崛起末世穿越之皇城来的捉妖师冥界诡探我被鬼养大锦衣浪刀动物守护者丧尸末世:X系统仙权记完美和谐降临

美满的家庭和不幸的家庭有什么区别呢?比如好的夫妻发生不合时,会把原因归于环境,而不好的夫妻则归于自身,对方发脾气时,用心的人会想到工作压力大等种种原因,用境的人就会想到人变了,没有以前好了等原因,以心做事才是快乐的开始。
七仙女的故事人人皆知,七仙女在天上是最快乐的,为什么还要下凡来自寻苦呢?七仙女的快乐来源于境界,天宫的一切美妙无比,以我们的见解他是快乐的,但那不是心灵的快乐,所以才有天上过乐而人不思修的苦,修行就是找到内心真正的快乐,只有守住觉了自心,以心性处事,才能虽是至富的七仙女,而能安于贫穷的日子。
有人问师父,人不好的欲望怎么能减少呢?师父说:只有克服自己不好的习性,才能有快乐的人生,善人知道克制自己的欲妄,提倡真善美,抵制假丑恶,这就是善人的立场,所以坚守善的人,都有一种好的气质和辨别是非的洞察力。
而教法是建立在无欲的基础上的,教法的根本修行就是确认无我,而我是欲妄的产物,欲妄越重我执就越重,我执越重迷的就会越重,这样自性就像乌云遮日一样不能显现,修行就是把我执迷惑的乌云去掉,让自性的心灵显现,所以修行的第一点就是减少欲妄。
只有一点点的去除欲妄,消除我见才能确认无我,灵性就会渐渐显现,这也是修行的师父,都有些心力的原因,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修行,减少我执的欲妄,增加佛性的心力,然后用佛性的心力去度化一切众生,使人生更加充实和美好。
不和谐的原因是什么呢?修正性格能使我们更合群,真学者和假学者最大的区别就是,真学者少欲知足,专求白法,虽在物欲中打拼,把这些当做是锻炼心灵升华生命的助缘,虽身处世俗,心是菩萨,假学的,死死地盯着物质欲妄,无论干什么事情,心中就透露着一种物质的感觉,给人家感觉俗不可耐的气息。
比如说吵架,如果只为自己的一点点欲妄,就和人大打出手,这就是不可理喻的敖气,如果为了大家为了别人好,这就是救死扶伤的英雄,这就是敖骨的精神,修行也是这个道理。
你对自己的家人越执着越在意,也就是说,你把别人自己和家人分开,从别人那里得到资源养活自己和家人,这就是俗气的开始,比如做种种公益慈善的事,宁可自己家人节衣缩食,也要把东西给予别人,这样做不但是佛法的思想,更是傲骨的开始,因为学佛者在乎的是善心的升华,面随心转,面容的慈祥会给人好感。
最使人看不开的是什么东西呢?不论什么人,都应该平等面对,与我不相关的人,也许会成为夫妻、朋友,所以放下对我的私爱,提起度众生的博爱,人生中永恒的两大主题,一个是爱另一个是死,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为了爱痴狂,为了求不得的爱而种种的抑郁,为了爱而拼命的打拼,最后筋疲力尽。
在佛法中人看不破放不下,最主要的也是爱,那么怎样才能淡化爱在心中的执着呢?那就是生离死别,对真理的看法才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爱分小爱、中爱、大爱,死也分普通人的一切结束,中乘人的彼岸,上乘人的普度众生,普通人的爱只相信这一世,所以无所不爱。
中乘人的爱是志同道合的生死观,如果你淡化了这种观念也就淡化了爱,上乘人为了无上菩提可以抛弃小爱和中爱,因为他的心中有大爱有真正的菩提之心,佛的戒律就是让人生起无上的菩提之心,如果你没有净心的菩提心,也就失去了爱的种子,做菩萨的资粮。
怎样做苦难会减少呢?不执着较真,亲情会增多,疾病也会减少,修行重在看破放下,放下欲妄的同时也放下了苦难,因为疾病多是因为心态引起的,现在有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很多,圣人之所以成为无上医王,因为他早已看清,四大假合的色身,和因境界所感的思想意识,如果经不住苦难考验,就很难实现心性的升华。
物质与精神是无常幻灭的,所


相关章节: 第7章 只有安居乐业心灵才会显现第8章 心灵的力量和美好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第9章 用心活和用身活的区别是什么第10章 为什么说修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第11章 点点滴滴话生活第13章 生命的意义是觉悟第14章 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是奉献第15章 为什么说只有无我才能利他第16章 度众生的智慧第17章 为什么说众生即是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