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晚清第一枭雄 第43章 忠言逆耳

第43章 忠言逆耳


推荐阅读: 宁做吾老天逼我奋起我有一个梦想!道剑仙浩然气大宁小神捕最强魔兽使仙门钓鱼人梅落繁枝穿成恶毒后娘后实时洗白红楼:姑苏林家逍遥仙帝在地球

永兴在郴州城北八十里,沿途峰峦叠嶂,关隘重重。若清军择其险要据守,必将给太平军造成极大的困难。
谁知,清军并未设防,太平军轻易到达永兴。十多年前,永兴发生水灾,靠近郴水的一段城墙坍塌,至今仍未补修。永兴知县温德宣不敢守城,轻弃永兴。
太平军就这样兵不血刃占领永兴。萧朝贵仅在永兴停留两日,便将永兴城防交给罗大纲,自己率领大军继续奔往永兴北面的安仁。
罗大纲在城外置酒,为萧朝贵送行。
在太平军中,罗大纲与萧朝贵的关系十分特殊,萧朝贵既是罗大纲的靠山、上司,也是罗大纲的好朋友。
罗大纲横行无忌,屡出狂言,又无视洪秀全禁令,经常私自饮酒。洪秀全和杨秀清都不喜欢罗大纲,只因他威望高、能力强、熟悉水战,不得不倚重他。
太平军中很多大将对此心知肚明,对罗大纲敬而远之。罗大纲主动结交吴捷,也有部分原因出自于此。
唯独萧朝贵十分赏识罗大纲,两人性情相投,既是上下级,也是挚友。如今萧朝贵要率军远征,虽是暂别,罗大纲亦是十分不舍。
临别酒席上,罗大纲敬萧朝贵一杯酒,说:
“西王此次长途奔袭长沙,料想能成大功。唯独有一点,请西王一定听老夫劝,扔掉这招摇的轿舆,避免像南王那样遭敌暗算。西王不如改乘战马,既能提高行军速度,又能隐蔽行踪。”
南王冯云山在全州督战时,因轿舆过于华丽,引起守城清军注意。清军朝南王轿舆发炮,冯云山中炮而死。冯云山一代枭雄,是太平军的实际缔造者,却死得如此窝囊,令人至今扼腕叹惜。
萧朝贵将烈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说道:“老弟所说极是,兄可不想像老冯那样不明不白地死去。你放心,兄现在就改。”
萧朝贵比罗大纲年轻二十岁,只因地位高,故称罗大纲为弟。在等级分明的太平军中,这已是格外抬举罗大纲了。
萧朝贵当即传令,令人烧掉轿舆。
吴捷坐在席位末尾,心想这萧朝贵纳谏如流、果断决绝,似乎并非庸碌之辈。
历史上,萧朝贵虽然成功抵达长沙,却很快就死在了长沙前线。死因与南王相似,都是因为太过招摇而引起清军注意,中了清军的炮弹。只不过,南王冯云山是因为轿舆太过华丽,西王萧朝贵是因为衣服太过华丽。
何不就此劝谏西王呢,说不定还能得到他的赏识呢?吴捷盘算已定,在席间瞅了个空当,说道:
“禀西王,小人以为,非但轿舆不应太过华丽,衣服也应如此,以免引起清妖注意。而且,西王贵胄之体,不应亲临前线,以免重蹈南王覆辙。”
谁知,萧朝贵勃然变色,说道:
“天军规矩,军民俱按官级着装。我若打扮成士卒模样,岂不让大家笑话?再说了,我并非胆小怕死之徒,一向亲临前线以鼓舞士气。长沙乃是名城巨邑,天军志在必得,我又焉能避敌不前?”
这个萧朝贵,真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家伙。吴捷好心建言,却被他严词斥责,岂不知忠言逆耳自古便是至理名言?
罗大纲见状,赶忙陪西王喝酒,说起好话:“西王息怒,吴捷也是一片好心。”
萧朝贵这才缓和了怒色,把酒一饮而尽,冷冷地说道:“前日吴先生在天王府中献策,说得甚有道理。我听说你曾在湖南一带游历,不知我此次进攻长沙,吴先生有何见教?”
太平军中只有一个先生,就是杨秀清的亲信-曾做过客儒生的卢贤拔。萧朝贵称吴捷为“吴先生”,语气中不免带着嘲讽和轻蔑。
吴捷心里惶恐,硬着头皮说道:
“小人不才,不敢称先生,亦不敢指教西王,只是有三点愚见,以供西王斟酌。其一,兵贵神速,天军直奔长沙,关键在快。若沿途遇到清妖,不必与之纠缠,亦不必恋战,不必攻克沿途州县,只管直趋长沙。如此方能出敌不意,奇袭长沙。
“其二,长沙是湖南省会,中外瞩目。听闻清妖首咸丰已经从各省调集兵马,共卫长沙。这些兵马


相关章节: 第38章 偷拜孔子第39章 收编矿工第40章 洪秀全大宴众将第41章 建言献策第42章 萧朝贵疾趋长沙第44章 火药作坊第45章 奇袭荷叶坪第46章 试放火器第47章 仇人相见第48章 阵前单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