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晚清第一枭雄 第205章 左七军小胜塔齐布

第205章 左七军小胜塔齐布


推荐阅读: 宁做吾老天逼我奋起我有一个梦想!道剑仙浩然气大宁小神捕最强魔兽使仙门钓鱼人梅落繁枝穿成恶毒后娘后实时洗白红楼:姑苏林家逍遥仙帝在地球

24日,田家镇处的太平军大举渡江,试图反攻湘军,支援半壁山上的林启荣。
国宗韦俊率部在半壁山上游三里处的老渡口登陆,然后兵分两路。韦俊自率一路向西南绕行,经驼背桑树反向东北,绕至马鞍山湘军大营侧后。另一路由国宗韦以德、石镇仑统领,直奔马鞍山湘军大营。
秦日纲自率一路太平军,在半壁山西侧不远处登陆,一边分兵支援林启荣,一边直扑半壁山脚下不远处的湘军营垒。
罗泽南的大营就扎在马鞍山。马鞍山位于半壁山西南四里处,山北、山东有两个小湖泊,易守难攻。
为进逼半壁山上的林启荣,罗泽南在半壁山脚下也有两座营垒。
眼见太平军大举来犯,罗泽南派出悍将李续宾前出迎战,阻止太平军登陆。
无奈太平军人数太多,李续宾的前队抵挡不住,被迫撤退。
秦日纲、韦俊顺利登陆。
当初,太平军为防守半壁山,在山下筑有四座营垒,挖掘深壕,引入江水。湘军昨日大败太平军,夺太平军营垒为己用。
太平军虽然人多,但登陆地点多水,要么是灌满江水的深壕,要么是原本就有的自然湖泊,人马反而施展不开。
三路太平军皆为地形所阻,难以前进。
杨秀清斩杀败将石凤魁、黄再兴,极大地警醒了前线将领。韦俊、韦以德、石镇仑等国宗都不敢怠战,拼死冲锋。
湘军已陷入绝地,退无可退,李续宾等悍将亲临前线,死战不退。
战场陷入焦灼状态。秦日纲见势不对,传令太平军水师自牛肝矶渡江,加入半壁山战场。
牛肝矶位于田家镇上游六里处。自牛肝矶至吴王庙,是田家镇江防重点。太平军在此密密麻麻地配置了近千门火炮,炮火密度极大,故湘军水师不敢轻易进犯田家镇。
太平军水师在牛肝矶对岸登陆,试图包抄湘军退路。罗泽南指挥若定,分兵阻击湘军水师。
两千六百名湘军,算上军夫不超过四千人,凭借坚固的营垒、优势的火炮,竟把两万太平军牢牢阻住。罗泽南确实本事不小。
富池这边,太平军力量本来就强,有徐琛部五千人、倪云鹏亦有两千五百人,陈承镕亦带来三千人。
按照太平军的规矩,陈承镕职务最高,本该由陈承镕指挥富池军事。
但吴捷是复兴会长,亲临富池前线。陈承镕很有自知之明,主动退让,把兵马交给吴捷指挥。
吴捷坐镇富池大营,先取攻势,令五千太平军试探进攻湘军塔齐布部。
不出意外,太平军根本啃不动塔齐布这块硬骨头。
塔齐布原本有兵力三千五百人,算上军夫,减去周凤山在兴国的损失,实有官兵五千余人。
战斗打得这样惨烈,军夫们也都拿起了武器。
塔齐布判断,太平军主攻方向在半壁山,友军罗泽南部压力很大。他奋不顾身,首先打退太平军的进攻,然后派毕金科统领两千人马,前往半壁山支援罗泽南。
毕金科本是王国才属下的小将,王国才被荆州将军官文留用,毕金科也跟着王国才留在了湖北。他在荆州龙会桥、天门丁司桥大败太平军,受到曾国藩的赏识,被曾国藩揽入湘军。
因他是云南临沅人,并非湖南老乡,故曾国藩把毕金科安置在塔齐布军中。毕金科很快便脱颖而出,与朱洪章一道,成为塔齐布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
实际上,在塔齐布这一派湘军中,曾国藩最欣赏的将领便是毕金科。可惜毕金科不是湖南人,资历又浅,在塔齐布死后未能继承塔齐布的部队。
塔齐布于1855年在江西九江病死。他死后,毕金科继续留在江西作战,曾与江西赣南道、满人觉罗耆龄共守饶州。
耆龄贪生怕死,在战场上首先溃逃,并把退路上的浮桥拆毁,毕金科差点战死。事后,毕金科捉住耆龄,把他暴打一顿,双方自此结怨。
因耆龄是满人,日后很快升任江西藩台,负责供应湘军粮草。耆龄挟私报复,逼迫毕金科攻打景德镇,打不下就不供应其粮草。毕金科只得强攻景德镇,最终于18


相关章节: 第200章 初战失利第201章 倪云鹏重夺兴国第202章 痛击朱洪章第203章 秦日纲兵败半壁山第204章 前临前线第206章 决战在即第207章 右二军初战湘军水师第208章 湘军进逼九江第209章 积极备战第210章 拉开序幕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