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晚清第一枭雄 第278章 赵烈文妄议时局

第278章 赵烈文妄议时局


推荐阅读: 宁做吾老天逼我奋起我有一个梦想!道剑仙浩然气大宁小神捕最强魔兽使仙门钓鱼人梅落繁枝穿成恶毒后娘后实时洗白红楼:姑苏林家逍遥仙帝在地球

江西为东南六省的腰肋,不容有失。江西战局关乎东南大局,曾国藩对此一清二楚。他明知江西战局已成死局,依然坚守南昌,原因正在于此。
即便湘军与江西官场交恶,曾国藩也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以一万湘军支撑起江西残局。
1854年12月,年轻的常州人赵烈文应邀来到南昌,加入曾国藩的幕府。之前,赵烈文的姐夫周腾虎讲求经世之学,料定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难成大事,在曾国藩危难之际前来投奔,受到曾国藩的赏识。
周腾虎向曾国藩举荐赵烈文,说服曾国藩以厚币延请赵烈文入幕。赵烈文时年23岁,心高气傲,谈锋甚健。
曾国藩特别不喜欢夸夸其谈之人,认为赵烈文棱角过于分明,有心折一折赵烈文的傲气,派他到樟树镇参观周凤山的湘军大营。
没想到回来之后,赵烈文一顿吐槽,料定周凤山必败。
曾国藩十分不喜,询问赵烈文原因。赵烈文毫不收敛,不客气地说道:“樟树营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
这一点,刘榕也是赞同的。他微笑着问道:“惠甫,咱们坐困南昌,周凤山又不足恃,该如何是好?”
赵烈文侃侃而谈,答道:“赣西、赣东两个方向,两军争战已久,军气疲弱。真正的危险倒是来自赣北。从长远看,复兴会有颠覆华夏之潜力。从近处看,假若吴捷率领一支生力军从赣北溯赣江而上,以南昌守军之疲弱,恐怕难保省垣。
“涤帅是湘军统帅,不是江西巡抚,没有死守省城的义务。咱们应当趁赣北无事,调湘军西进,与湖南的刘长佑东西夹击,打通西进湖南的道路,与之合军一处。
“然后,咱们自赣西折向西北,再与武昌的罗泽南合军一处。届时,湘军兵马集中,有望夺下武汉,重申顺江而下、自西向东的总体战略。”
刘榕深知曾国藩的心思,代他问道:
“咱们坚守南昌,为刘长佑、罗泽南等人争取时间。罗泽南、胡林翼若可攻下武昌,则能顺流而下,威胁九江。刘长佑可进入赣西,威胁敌军侧背。南昌之围岂不自解?”
赵烈文不顾曾国藩脸上难看,直言道:“罗罗山、胡润芝若能打下武昌,早就打下来了。太平军在武昌集聚了大量兵马,武昌战局早已成为僵局。即便他们能打下武昌,也威胁不了九江。
“九江之敌,以太平军地官正丞相吴捷为首领。此人明为太平军,实则与广西老长毛大不相同,其触角已经伸至上海。敝人虽远在常州,却已久闻他的大名。
“吴捷在境内兴办洋务,倡办新式教育,虽不兴礼义,而经世实务成效显著。就连上海的洋人也对其交口赞誉,实乃华夏心腹大患。恐怕,大清不亡于洪杨,而要亡于吴捷。”
曾国藩眉头紧皱,说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赵烈文见状,也就闭口不再说话。
刘榕不像曾国藩那样迂执,劝慰道:“涤帅,惠甫的话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不无道理。惠甫,你不必顾忌其他,只管知无不言,接着说,接着说。”
曾国藩叹口气,示意赵烈文继续。
赵烈文喝了口茶,话锋收敛了许多,说道:“历来长江流域作战,虽要水师精良不可。湘军之所以能够打败太平军,水师出力最多。然而,九江一战,湘军水师几乎全军覆灭,虽已重建,势已大不如前。
“如今,我们坐困南昌,除了赣南还有两府一州在官军手中,其余各地都已落于长毛之手。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咱们尚能保证粮草给养,可以持久坚守,立于不败之地。若遇不测,可凭借水师战船,走赣江水路,快速撤退。
“但敌军水师有蒸汽战舰,其船坚炮利,可与洋人争锋。咱们的水师只剩一些残破木船,聊胜于无,根本就不是敌军的对手。没有水师,江西战局就是死局。
“一旦敌人封锁赣南抚州府、建昌府,我军饷源将绝。粮草一断,全军不战自溃矣。南昌将成死地,为争取主动,我们应当尽早撤离南昌,经樟树镇打回湖南,先与刘长佑会师,


相关章节: 第272章 研究所、科学院、军售第273章 大冶铁矿、铁路第275章 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第276章 警政、邮政第277章 打响南昌之战第279章 战端从樟树镇开启第280章 轻取樟树镇第281章 再歼湘军水师第282章 樟树镇大捷第283章 诱敌入城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