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晚清第一枭雄 第389章 移风易俗

第389章 移风易俗


推荐阅读: 宁做吾老天逼我奋起我有一个梦想!道剑仙浩然气大宁小神捕最强魔兽使仙门钓鱼人梅落繁枝穿成恶毒后娘后实时洗白红楼:姑苏林家逍遥仙帝在地球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吴捷和卫士都身着体能便服。这种便服类似于后世的t恤、大短裤,适合在夏季进行体能训练,其他季节也可以作为内衣。
华夏封建礼教规矩极严,女人不得裸露过多的肌肤,男人亦是如此。复兴军的体能训练服直接把官兵的小臂、小腿裸露在外,有时人看来,颇有些惊世骇俗。
众人并不知道吴捷的身份,只能从他们的发型、衣着上判断他们是复兴军。
出于畏惧,他们本能地闭上了嘴,不再议论纷纷。可看他们的神情,似乎并不服气。再看他们的发型,仍有不少人留有辫子。
在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下,他们对崔菊的遭遇并无同情,反而持以强烈的鄙夷。同样的,做奴才久了,他们已对辫子习以为常,反而觉得留短发、穿西式军有的复兴军像假洋鬼子。
鲁迅先生曾经批判封建礼教,说它是吃人的礼教。吴捷年轻时读鲁迅的小说,总觉得有些夸大其词,文锋太过锐利,带着一丝残酷。
从崔菊的遭遇来看,鲁迅说封建礼教吃人,毫无的成分。在传统华夏,封建礼教不仅成为朝廷用来巩固统治的思想利器,也逐渐成为士绅阶层的共识。
即便是曾国藩这样位高权重、思想开明的一等侯爵,即便是王闿运这样的大才子、晚清第一狂人,亦不得不屈服于封建礼教。他们不仅无力保护自己的亲生女儿,反而忍痛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再说辫子。两百年前,满清入主中原,把剃发作为汉人忠诚的衡量标准,强迫汉人剃发,强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汉族都有蓄发的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了抵制清廷“剃发令”,很多地方爆发了激烈的抵抗运动。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清廷残酷镇压,制造了“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惨剧。
太平军兴起后,洪杨主张恢复华夏衣冠,要求“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复兴会借太平天国兴起,也一直主张剪辫。不仅如此,复兴会更进一步,主张像洋人那样留短发,以保持头发的清洁卫生。
如何推广短发发型?除了军队、政府、学校带头留短发外,复兴会对留辫子的男人额外征税,民间称之为辫子税,每月一元法币,合银子07两。
留辫子的男人纳过辫子税之后,得到一张凭证,记明何日纳税,何日到期。到期之后,若想留辫子,需要继续纳税。
当时,绿营兵一月军饷才二两多银子。复兴会的辫子税不可谓不重。
在江西九江,刚开始时还有些富绅留辫。经过五年来经营,九江的辫子已经基本绝迹。
倒是湖南这边,复兴会刚刚占领长沙时,曾发出布告,要求男性市民在十日内剪辫。十日之后,留辫者需要缴纳辫子税。
现在,十日之期已过,仍有些长沙士绅留着辫子。刚才围观的人群中,就有几人拖着脏兮兮、油乎乎的辫子。
在清朝的衣冠服饰中,吴捷最反感的就是辫子。这种被洋人称为“猪尾巴”的辫子,无疑是奴隶的象征,代表着愚昧、落后、奴性,极大地影响着清朝人在国际上的形象。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最可悲的是,汉人经过满清两百年的奴役,早已忘记清初“剃发令”背后的腥风血雨。他们已对辫子习以为常,甚至还自鸣得意。
民国建立后,仍有不少地方的民众抵制剪辫。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对此十分不满。他通令全国剪辫,措辞十分严厉:
“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在吴捷看来,革命必须摧毁封建礼教,必须移风易俗。
就江西而言,九江根据地已纳入复兴会治下五年,仍然存在封建残余,其他如赣南、赣西等偏远地区更不必说。
如今,复兴会还未完全占领湖南,谈移风易俗为时尚早。但是,为


相关章节: 第384章 土改第385章 教育第386章 北伐第387章 东征第388章 湖南第一离婚案第390章 庭审第391章 集权第392章 湖北军政委员会第393章 抽兵东征第394章 二次北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