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寻龙局中局 第4章 定都之说

第4章 定都之说


推荐阅读: 生死尸道万域妖王星空下的御灵师讲故事练口才开局小王爷:我只想躺平末世避难所之囤粮小记我为女帝基建兴国不良人之龙泉秘史这里有妖气:开局遇见诡敲门神州最后一个炼灵师永恒星空魔修的基本法

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定都洛阳。齐人娄敬去驻守陇西,路过洛阳,离开车子,穿羊皮衣服,通过齐人虞将军求见汉高祖刘邦。虞将军想要给娄敬穿上美衣服,娄敬说:“臣穿美衣服,就以美衣服见皇帝;穿粗布衣服,就以粗布衣服见皇帝,不敢换衣服。”于是虞将军向皇帝举荐娄敬,汉高祖刘邦召见娄敬。
娄敬说:“陛下定都洛阳,是想要像周室那样兴盛吗?”
汉高祖刘邦说:“是的。”
娄敬说:“陛下取天下与周不同。周的祖先,从后稷的时代起就被封在邰,积德累善,十余世,到了太王、王季、文王、武王时诸侯就依附于周,于是灭殷商成为天子。到了成王即位,周公辅佐,于是营造洛邑,因为洛邑地处天下的中心,诸侯从四方来进献贡品,道路距离相当。但是,由于洛阳无险可守,无回旋之地。所以兴盛时称王容易,衰败时灭亡也容易。所以,周兴盛时,天下和睦融洽,诸侯、四夷宾服,进献贡品。周到了衰败的时候,天下诸侯都不来朝见,周不能制裁不来朝见的诸侯;不是因为周德薄,是因为洛阳周围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形势弱。
“陛下起丰、沛,席卷蜀、汉,平定三秦,与项羽战于荥阳、成皋之间,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荒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者未愈;而要与周兴盛的时候相比,臣以为是不能相比的。
“秦地关中被山河围绕,四塞以为固,即便在危急的时候,纵使敌有百万之众,也可据而守之。关中因为秦的经营,基础雄厚,为膏腴之地,关中就是天府之国。陛下入关中而定都,山东虽乱,关中、汉中、巴蜀之地可以保全。就像与人战斗,不掐住对方的脖子,摁住对方的背,不能全胜。如果陛下定都关中,就像掐住天下的脖子,摁住其背。”
汉高祖刘邦问群臣,群臣都是山东人,争着说:“周存在数百年,秦二世而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渑,倍河,乡伊、洛,其固亦足恃也。”汉高祖刘邦问张良。张良说:“洛阳虽有这样的优势,但是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可以运来天下物产,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制服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的是对的。”于是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拜娄敬为郎中,号曰奉春君,赐姓刘氏。
古代各个朝代能否兴盛,都城定在哪里很重要。古代兴盛的大一统的国家,如秦、西汉、唐、元、明、清,都定都在长安(咸阳)和北京(大都)。长安地处关中,被高山荒漠所包围,且有渭河之利,以汉中、巴蜀为回旋之地。北京北有燕山,西有太行山,南有黄河,东为巨海,且有海河、大运河之利,河北、山东皆为回旋之地。关中、河北皆为天府之国,用武之地。
听我滔滔不绝地把刘邦定都长安的缘故讲完,虞皎道:“你所讲的这些都已成定论了,且史记中也有记载,那么,我还想听听为什么项羽就定都在余州呢?”
对于文史知识擅长的我来说,这些个问题根本就不需要思索,我像一个史学家一样开始如数家珍起来。
当时,项羽的政治愿望是“衣锦还乡”,而项羽的故乡是余州,在焚烧秦国宫殿后,有人劝项羽在关中定都,项羽却说:一个人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好像穿一件新衣服在夜间走路,谁能看见呢?(原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一方面,咸阳的秦国故宫殿已经被焚毁,另一方面,项羽对故乡余州更为眷恋。由此,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己称为“西楚霸王”,他选择了霸业,在故乡余州定都,也是他心目中的衣锦还乡。
司马迁在《史记》中曾写过一句话,“夫做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确,按照司马迁考量历史过往得出的结论,占领关中是隋唐以前逐鹿


相关章节: 第1章 不腐女尸第2章 初遇第3章 再遇第4章 定都之说第5章 虞姬墓第6章 与神秘机构有联系的人第7章 疑窦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