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四十二章 跨越时代的技术援助

第四十二章 跨越时代的技术援助


推荐阅读: 三国:汉中祖重生后我在魔尊心尖蹦迪魏晋干饭人娇生惯养恶毒肥妻洗白后,冷戾首辅火葬场了快穿黑月光:宿主又撩的他神魂颠倒诡秘档案医院签到,第一场手术震惊全国!剑上九州行超维杀灵气复苏:我摸尸就变强,遍地寻凶兽我替祖母上花轿

喝完小半盏茶,温泰才忍不住道:“朱秀,老夫敬你也算名士弟子,颇有几分文才,往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相安无事可好?请你莫要再来搅扰老夫!”
朱秀放下茶盏,笑道:“温公言重了,学生还未道明来意,你怎知就是搅扰?说不定学生给你送来一桩美事!”
温老头讥诮道:“老夫岂会不知你来意?你这几日四处游说,先去见了宋参,而后又是裴缙,最后便到老夫这里。可惜老夫不是宋参,没耐心听你长篇大论,老夫更不是裴缙,连家宅都治不安宁,跑去跟你哭诉求助,丢人!~”
“咦?温公消息灵通呀!”朱秀惊奇,看似不显山露水的温老头,竟然对安定城中发生的事了如指掌。
“哼!~老夫身为县令,对辖地当然得通盘掌握!”温泰捋捋白须,颇有几分得意。
朱秀道:“既然温公心知肚明,学生也就不拐弯抹角,请温公表个态吧!”
温泰淡淡道:“节度府与薛家如何相处,权责如何划分,与温氏无关,更不会掺和你们两家的争斗。”
朱秀笑道:“温公就不担心,尘埃落定后,温氏被排挤在彰义镇权力核心之外?”
温泰信心满满地道:“温氏扎根泾州已逾两百年,各县乡有不少门生故旧,各乡长、耆老、里正、村正,也有大批温氏子弟,不管节度府由谁当家,想要打理好泾州这一亩三分地,都离不开温氏支持。”
朱秀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温公此言倒是一点不假!”
“所以说,温氏何须掺和薛家和史家的争斗?”温老头满脸傲娇。
朱秀道:“温氏的确可以置身事外,但就家族利益而言,温公此刻的选择,将会决定温氏将来的处境。”
温泰皱眉,思索片刻道:“此话何意?”
“据学生所知,薛家以让出泾原二州的绞麻生意作条件,换得温氏支持,是否如此?”
温泰坦然道:“不错!”
朱秀笑了笑,又道:“可薛家并未全盘割让,而是让温氏每年拿出利润的一半,上缴薛家!是也不是?”
温泰脸色变了变,冷着脸不说话。
这是温氏和薛家最大的矛盾所在。
温氏接手了薛家的绞麻生意,一应成本由自己负担,却要每年拿出利润的一半分给薛家,这让温泰一直耿耿于怀。
按理说,薛家留下几处绞麻作坊和工人,还有各处麻农的关系,以及关中河东一带的销售途径,这些资产一开始筹建时花费不少,温氏予以补偿是应该的。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薛家当初投入的成本早已收回,却还每年享受着温氏分割的利润,这让温氏族人相当不痛快。
卖力干活的是温氏,坐享其成的却是薛家,温氏白白头顶泾州绞麻大户的名头,实际上相当于给薛家打工。
温泰几次找薛修明商谈,想把利润分割比例降低些,都被薛修明以各种理由一拖再拖。
这件事算不得隐秘,朱秀派人稍稍打听,就明白了温氏和薛家的纠葛所在。
麻是泾原二州的主要经济作物,将麻杆通过绞练脱皮纺成麻纱,产量虽比不上南方,但也远销关中、河东等地。
温氏接手绞麻生意后,充分利用地头蛇的优势,发动乡民扩大产量,总体效益超过薛家打理时,但因为利润均分这一不平等条约的存在,导致温氏的实际收益并不太高。
温氏就是个拼死拼活却要忍受剥削的打工人,朱秀想想都替他们感到憋屈。
“此事,与你无关!”温老头被戳到痛处,开始甩脸色。
朱秀不以为意,朝厅外等候的马三招招手。
马三带着两个挑夫步入厅中,等挑夫将两大箩筐放下,马三又带着他们出去。
“请温公仔细看看,这是何物?”朱秀指着箩筐笑道。
温泰瞅了眼,冷声道:“两筐麻纱而已。”
朱秀又笑道:“请温公再仔细看看,这两筐麻纱有何不同?”
温泰耐着性子,起身走近些,从箩筐里抓起一把麻纱,仔细搓捻。
“咦?”温泰陡然一惊,急忙从两筐麻纱里各抓些对比。
这两筐麻纱,一


相关章节: 第三十七章 世事要变了第三十八章 要把朱秀带回来第三十九章 三寸不烂舌也不好使第四十章 大家都穷啊第四十一章 不堪家暴的裴缙第四十三章 毕镇海回来了第四十四章 魏虎也回来了第四十五章 陶文举之殇第四十六章 朱书记忙碌且充实的一日第四十七章 陶文举投效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