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 我爹永乐帝,你让我低调全民领主:我靠作弊争霸从圣墟开始反套路我在诸天当up主武术风尘都市之神级宗师我的世界之圣战从刘邦斩白蛇开始这个警察有点野巨门卷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大宋泼皮正文卷0197【你这蠢货!】邸报的前身,最早始于西汉。

  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办事处就被称为“邸”,且派有常驻代表。

  派驻的代表们,需要将皇帝谕旨、臣僚奏议、有关官员的任免调迁等一系列重要消息,一字不落地誊录,随后快马加鞭送往属地。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官方报纸,是在唐时才出现,只不过当时仅仅是为地方官员服务。

  到了宋朝,因为读书人激增,识文断字者也比隋唐时期更多,这些人反而成了邸报的主力消费者。

  甚至,还延生出了一种职业,读报人。

  有不少百姓不认得字,或者说认识字不多,但又想看邸报和小报,了解各种时政消息、以及繁华的东京城有哪些趣闻轶事。

  怎么办呢?

  读报人便应运而生了。

  通常都是几十号百姓凑在一起,一人出一文钱,让读报人念给他们听。

  不少落魄的读书人以此为生,养家糊口。

  也正是发现邸报有利可图,所以才催生了无数小报。

  韩桢办邸报,不为赚钱。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每年投入一百万贯。

  只为宣传,用作舆论武器。

  千万别小看邸报,在信息传播手段匮乏的古时,邸报就是读书人以及市井百姓了解外界的唯一渠道。

  掌握了邸报,就等于掌握了舆论话语权。

  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百姓和读书人的思想。

  “邸报?”

  麻允迪微微皱起眉头,显然看不上这份差事。

  他自然不敢明着拒绝,委婉道:“县长,卑职从未接触过邸报,担心会坏了县长的大计。”

  见状,韩桢不由暗自摇头。

  麻家也就麻彦民是个人物了,子孙辈里除了麻舒窈沾些灵气,其余人俱都资质平庸。

  不过这样也好,一个平庸的麻家,往后能省去许多麻烦。

  念及此处,韩桢懒得浪费口舌解释,下令道:“无妨,我相信你的才能。现命你为进奏院院长,明日将会有告身与官服送往麻府。”

  “这……下官多谢县长!”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麻允迪也只得应下,作揖道谢。

  “今日便不用在户曹上差了,回去准备一番,对进奏院的建设规划,写一份折子递过来。”

  韩桢说罢,朝他摆摆手。

  “下官告退!”

  麻允迪躬身行礼后,转身出了大堂。

  一路回到户厅,先是向王委中说明情况,交卸了差事,随后又与胥吏同僚们告别。

  “恭喜麻兄高升!”

  苏昭德拱手祝贺,眼中闪过一抹羡慕之色。

  心里不由暗叹,麻家倒是走运,出了麻舒窈这么个钟灵毓秀的小娘子。

  麻舒窈许给韩桢做小妾这件事,麻家虽没有大肆宣扬,但也并未遮掩。

  所以,城中的豪门大户基本都知晓了。

  麻允迪强自打起笑脸:“苏兄不日也会高升,在此先行祝贺了。”

  “借麻兄吉言。”

  苏昭德谦虚一笑。

  苏昭德升迁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毕竟他苏家好歹也上了韩桢这辆战车。

  虽然比不上麻家,但也帮了韩桢大忙。

  凭着苏家在青州士林的名望,不少读书人前来应征胥吏。

  “苏兄,告辞。”

  道别之后,麻允迪乘坐牛车,一路回到家中。

  正厅之中,麻彦民正在给小孙子授课。

  在古时,学问是一个世家最核心,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钱财与田地固然重要,但终归是外物。

  只要学问还在,哪怕家族一时没落了,往后也还会有崛起的机会。

  麻彦民端着茶盏,随口问道:“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闻言,孩童立刻答道


相关章节: 0192【结束】0193【学学人家】0194【攒钱不如磨刀】0195【站队的时机】0196【有多少真心话,是以开玩笑……】0198【以科考定胜负!】0199【这胥吏麻家当得,我当不得?】0200【千古未闻】0201【语不惊人死不休!】0202【重阳日,锁厅试!】

也许你还喜欢: